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is site.

引言

在饱和结合实验中,您需要改变放射性配体的浓度并测量结合情况。目的是确定 Kd(平衡时与一半受体位点结合的配体浓度)和 Bmax(结合位点的最大数量)。

该方程假定您已减去非特异性,只分析特异性结合。

该方程符合 Hill 斜率。如果假设 Hill 斜率为 1.0(单体与单位点的质量作用结合),则使用 更简单的方程

步骤

创建 XY 数据表。在 X 列输入放射性配体浓度,在 Y 列输入特异性结合。如果有多个实验条件,则将第一个实验条件放入 A 列,第二个实验条件放入 B 列,等等。

然后使用 "移除基线"(Remove Baseline)分析从 A 列中减去 B 列,创建一个包含特异性结合的新结果表。

在特异性结合力表中单击分析,选择非线性回归,选择饱和结合力方程面板,然后选择特异性结合与 Hill 斜率。

模型

Y=Bmax*X^h/(Kd^h + X^h)

注意 X 轴是浓度,而不是对数(浓度)。

解读参数

Bmax是最大特异性结合力,单位与 Y 相同。它是根据放射性配体的极高浓度推断出的特异性结合力,因此其值几乎总是高于实验中测得的任何特异性结合力。

Kd是在平衡时达到半最大结合所需的放射性配体浓度,单位与 X 相同。如果 h=1.0,则为平衡解离常数。如果 h 不等于 1.0,则 Kd 的分子解读依赖于 h 为何不为 1.0。

h是 Hill 斜率。当单体与单位点结合时没有合作性,它等于 1.0。当它大于 1.0 时,您会看到如上图所示的曲线图。 当受体或配体有多个具有正合作性的结合位点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当存在多个对配体具有不同亲和力的结合位点或存在负合作性时,Hill 斜率小于零。

注释

在第 7 版之前,该公式称为 "单位点--具有 Hill 斜率的特异性结合"。我们从名称中去掉了 "单位点",因为如果 Hill 斜率不是 1.0,这个方程就不能真正描述与单位点的结合。

 

© 1995-2019 GraphPad Software, LL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