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研究对象或参与者在研究结束时没有经历相关事件,则该个体的观察结果将被视为已删剪。您知道从他们进入研究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多长时间,但您不知道在他们经历相关事件之前还会过去多长时间。要输入这些数据,只需在 X 列中输入该受试者的观察时间(或观察的起止日期),并在相应的 Y 列中输入 0(表示观察已被删剪)。
这不是问题。只需将每个人的观察值分别输入不同的行:每一行的 X 列值相同,Y 列值则输入研究中该人所属组的相应列。请注意,这并不局限于在同一时间发生的事件,也可以应用于观察时间相同的两个人,其中一个经历了感兴趣的事件,另一个则被删剪。输入数据的过程是相同的。
在进行生存研究时,如果死亡是感兴趣的事件(在动物研究中很常见),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来处理这种情况。有些研究人员会将任何原因造成的死亡都视为相关事件,并如实记录。其他研究人员则会将无关原因造成的死亡视为删剪观察结果。理想情况下,这一决定应在研究设计中做出。如果研究设计模棱两可,则应在解除研究约束之前决定如何处理这些数据。
不需要。观察数据(从发生相关事件到每个人的结果所经过的时间)可以按照任意行的顺序输入。重要的是,每个结果(编码 Y 值)必须与特定个体的相应观察值(X 值)输入在同一行。
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区别。在这两种情况下,观察结果都被认为是删剪过的。您可以知道患者还活着,并在一定时间内接受了研究方案。在这之后,您就无法知道(因为受试者尚未经历感兴趣的事件)或无法使用(因为受试者不再遵守研究方案)关于该受试者的任何后续信息。生存分析计算以同样的方式对待所有删剪的受试者。在删剪之前,受试者一直被视为 "处于危险中",因此在计算存活率时会继续发挥作用。这些受试者被删剪后,就无法知道他们是否处于 "危险 "状态,因此会从存活率计算中删除。这些数据基本上就是缺失数据。
不能进行生存分析。Prism 只能在您输入每个受试者从观察到相关事件发生的时间后才能分析存活率数据。如果您的目标只是为该生命表绘制生存曲线图,那么可以将数据输入 XY 数据表,在 X 列输入时间,在 Y 列输入生存百分比。首次切换到图形时,从 XY 系列图形中选择 "仅连接线 "图形类型,然后单击确定。打开 "设置图表格式 "对话框(双击图表),在该对话框的 "外观 "选项卡的 "显示连线/曲线 "部分,打开 "样式 "下拉菜单,选择 "生存曲线 "选项。单击 "确定 "后,将显示该数据的生存曲线。请注意,这将不包括图表上的删剪观测值。
可以。在创建新的生存数据表时,您可以选择输入起始日期和终止日期,而不是观察的经过时间(通常是天数、周数、月数等)。
大多数临床研究都遵循 "治疗意向"规则。您在分析数据时,假定受试者得到了分配给他们的治疗,即使治疗从未进行。当然,这一决定应作为实验设计的一部分。
所有观察结果中,观察时间必须大于零。如果输入 X=0,Prism 会忽略该行。有关 X=0 生存曲线的更多信息,请点击此处。